•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组织机构
    现任领导
    行政团队
    院务公开
  • 师资队伍
    现任教师
    荣休教师
    永远怀念
    客座教授
    校外导师
  • 党建引领
    习近平法治思想
    党建通知
    党建风采
    师德专栏
    主题教育
    党内法规
    工会之家
  • 本科生培养
    教务信息
    本科通知
    教学制度
    培养方案
    实习实践
    教学成果
  • 研究生培养
    教务信息
    研究生通知
    教学制度
    培养方案
    特色课程
  •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科研通知
    科研制度
    科研机构
    成果观点
  • 合作交流
    交流活动
    交流项目
    规章制度
  • 招生工作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博士生招生
    高级研修班
    博士后
  • 学生园地
    团学风采
    学生通知
    规章制度
    发展辅导
  • 校友风采
    经贸岁月
    首经贸法律人
    活动剪影
    校友捐赠
  • 文档下载
  •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组织机构
    现任领导
    行政团队
    院务公开
  • 师资队伍
    现任教师
    荣休教师
    永远怀念
    客座教授
    校外导师
  • 党建引领
    习近平法治思想
    党建通知
    党建风采
    师德专栏
    主题教育
    党内法规
    工会之家
  • 本科生培养
    教务信息
    本科通知
    教学制度
    培养方案
    实习实践
    教学成果
  • 研究生培养
    教务信息
    研究生通知
    教学制度
    培养方案
    特色课程
  •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科研通知
    科研制度
    科研机构
    成果观点
  • 合作交流
    交流活动
    交流项目
    规章制度
  • 招生工作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博士生招生
    高级研修班
    博士后
  • 学生园地
    团学风采
    学生通知
    规章制度
    发展辅导
  • 校友风采
    经贸岁月
    首经贸法律人
    活动剪影
    校友捐赠
  • 文档下载
首页 -  本科生培养 -  教务信息

法学院进行2015-2016年度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及实训项目结项汇报会

发布时间:2016-07-11

  2015年7月9日上午,法学院2015-2016年度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及实训项目结项汇报如期进行,汇报会分三组进行,分别由三位教研室主任王德山、郑文科、金晓晨老师主持,学院领导和其他老师分别到各组参会,采取项目负责人汇报、其他老师评议的方式进行。

  第一组汇报会如下:

  第一组汇报由经济法教研室主任王德山副教授主持,喻中教授、高桂林教授、徐丽雯副教授、刘迎泽老师、高洁老师、魏庆坡老师参加本组汇报会。

  陶盈老师就其主持的《法学调研的开展与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及《案例教学中法律实训LETS系统的应用》两个项目进行了结项汇报,以毛泽东的农村调查为例,阐述了调研课题如何确立的方法,并讲述了调研对象选取的全面性、调研方案的设计、调研方法的综合运用以及法学调研报告的撰写;对于案例教学的开展,通过在具体课程中对学生们进行分组实训,对于LETS系统提出了体验意见,指出了其不足,对该实训活动对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加以了肯定。

  王漪欧老师就其主持的《学生干部的法律职业素养化培养》项目进行了结项汇报,由于学生干部培养目前存在重使用、轻培养,培养与所学专业专业跨度大,少数学生干部向心力不强的问题,提出构建与专业相关的培养模式,也就是法律职业素养化的培养模式,在实际的工作中进行法律的实践,以培养学生干部的法律素养。

  尹少成老师就其主持的《行政法案例教学之思考——以2013级本科生为例》项目进行结项汇报,案例教学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吸收理论知识具有积极作用,但仍然存在不足,为了深入推进案例教学工作,对于学院来说,应当对老师开展案例教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并对实务人士的参与提供相应途径;对于教师来说,案例选取应注意典型性、时代性、争议性,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刘影老师就其主持的《“卓越班”、“涉外法务班”和“学术提升班”的区分指导》项目进行结项汇报,对于“卓越班”、“涉外法务班”、“学术提升班”的培养目标、培养特色、职业规划辅导情况进行了介绍,提出可通过大数据统计指导完善今后的培养思路,在人才培养方案即将修订之际,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张益铭老师就其主持的《分类培养模式下大学生一年级班级建设研究》项目进行结项汇报,在分类培养模式下,通过维持一年级班级建制和分类培养后调整班级建制的不同尝试,发现不同情况下所分别暴露出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牢牢抓住学生需求的核心,提出在班级建制四年一贯制的同时,配之以学生发展辅助平台,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院长喻中教授做了总结发言,认为各位老师的结项汇报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也令自己深受启发,值得肯定。

  第二组汇报会如下:

  第二组汇报由民商法教研室主任郑文科副教授主持,焦志勇教授、沈敏荣教授、朱路副教授、高雁副教授、周平副教授、兰燕卓老师做项目结项汇报;米新丽教授、谢海霞教授、宋成斌老师、张鹏老师、张兴伟老师参加本组会议。

  焦志勇教授汇报的主题是“婚姻家庭继承法”实训项目。该实训项目以“千万元遗产继承案”等典型案例作为素材进行分组实训。焦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强调实训项目应认真选择视频,厘清案件争点,从对抗式角度设计环节,以确保模拟法庭的顺利进行。

  沈敏荣教授汇报的主题是“本科法学本科教育如何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结合的研究”教学研究项目。法律比较强调工具教育,应加强对公平和正义的理解和教育。沈老师从中华传统中的“仁学”出发,强调传统文化对法律的重要影响,及在本科教育中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朱路副教授汇报的主题是“国际人道模拟法庭竞赛成效全过程研究”实践教学项目。朱老师结合2015年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的过程,总结了实训项目的心得,从挑选队员的标准、一周一训、队员口语训练、全院营造竞赛氛围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高雁副教授汇报的主题是“实践人才培养中的理论学习问题”教学研究项目,认为本科生实践教学难点在于目标难以定位、基础难以深入实践、实践教学形式化现象,建议本科教学应当讲授强调理论为主,辅以适当的实践教学方式。

  兰燕卓老师汇报的主题是“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实训项目,通过实训项目的实施过程、实施难点及研究结论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应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模拟法庭的庭审,拓宽实训的方式,以及针对行政法的学科特点积极探索实训模式。

  周平副教授汇报的主题是“本科导师制相关问题探讨”,我院的本科生导师制是从二年级开始,而大一的新生也需要老师在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而随着专业课的进入,大二大三的学生也可能对不同的学科感兴趣。周老师结合本科生的自身特点和教育规律,提出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指导教师。

  第三组汇报会如下:

  第三组汇报会由金晓晨教授主持会议。王剑波副教授汇报的项目为“刑事诉讼法实训”,王老师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把学生进行分组实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契合法学专业特点。

  金晓晨老师汇报的项目为“双语教学的效果与改善”,作为多年从事双语教学的老师,金老师与大家分享多年教学经验,从授课对象、授课方法、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的双语教学问题引人深思。

  李璐玲副教授汇报的项目为“法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与完善”,李老师通过课题研究发现本科生很需要学业导师的引导,提出了将大科创、本科生导师、毕业论文等进行一揽子培养,使学生培养有科学延续性。

  张娜老师汇报的项目为“国际竞赛对卓越人才培养的作用”,张老师与大家分享了她指导贸仲杯比赛的甘苦,感谢了教务处和学院对竞赛的大力支持,认为指导学生参加国际竞赛对法学卓越人才的培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李英老师汇报的项目为“辅修法学专业学生培养效果研究”,李老师总结和梳理了学院自2011年来辅修法学专业学生培养效果,学院作为首批开设成功的辅修专业,获得了学校和学生的肯定。

  李春媛老师研究项目是“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新问题及对策研究”,李老师通过项目研究了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世君教授、李晓安教授、王显勇副教授、陈皓老师、吴瑛楠老师聆听汇报,大家围绕卓越人才以分课程代替现阶段的分班培养模式、双语教学授课对象的重新定位、本科生导师制、竞赛对人才培养的作用、辅修法学专业学生培养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文:高洁、兰燕卓、朱路、陈皓、李英

                                    图:吴瑛楠

  

  

  

  

转发

Copyright©202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4629号

文保网安备案:1101050002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花乡路口121号

邮编:100070

E-MAIL:law@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