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9日,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刑事专业委员会主任陈雄飞律师应邀走进《模拟法庭竞赛实训》课堂,以“刑事司法实践中的控辩交锋”为主题,为法学院2023级本科生带来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智慧的专题课程。
超越对抗:构建理性交锋的职业共同体
授课的开始,陈雄飞讲述了控辩交锋需要明确的基础问题。“控辩关系的本质是法治框架下的分工协作,而非简单的立场对立。”他开宗明义,强调刑事辩护应超越职业身份偏见。他指出,检察机关肩负追诉犯罪与客观审查的双重使命,而辩护律师则需恪守“忠实于事实,忠诚于法律”的底线,二者共同构成司法公正的“动态平衡器”。
针对青年法律人常见误区,他犀利剖析:“真正的控辩交锋远不止法庭辩论的刀光剑影。从侦查阶段的证据攻防,到审查起诉阶段的管辖权异议,直至量刑协商中的精准博弈,每个环节都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十大维度拆解控辩交锋的实战要诀
陈雄飞结合亲身办理的案件,系统解构刑事控辩交锋的要点。他从辩护人介入的交锋、阅卷的交锋、取证的交锋、排非的交锋、管辖的交锋、量刑的交锋、起诉的交锋、庭审的交锋、无罪的交锋及撤诉的交锋等十个维度为学生们讲解了控辩交锋的具体情形,涤荡了学生们的旧知。
关于量刑的交锋,他提出疑问:“多个罪名的刑期是否一定长于一个罪名的刑期?杀一人且重伤一人的刑期要长于杀两人的刑期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但很多实务人员对此存在误解。结合我国刑法第69条规定,他提出,数罪并罚时执行的刑期应当在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其中“以上”应包含本数。说这话时,他嘴角流露出一位智慧的法律实务工作者的微笑。深感这经验的来之不易,法学生们也集体会心一笑。控辩交锋真的只是剑拔弩张的对抗吗?控辩双方需要的是积极的互动、客观全面地审查,从而还原事情的真相,陈雄飞一字一顿地说,“共赢才是最好的交锋。”听着他描述那一个个精彩的案件,从交锋的基础理念到具体的交锋时刻,学生们看到的是律师思维的缜密布局——一言一语都如棋子般精准落位,在控辩的对弈中赢得先机
授课结束后,同学们积极提问,陈雄飞认真予以了回应。课程的最后,首经贸法学院高洁老师为陈雄飞律师颁发授课证书。在场学生纷纷表示,通过鲜活的案例深刻体会到刑辩律师“为权利而斗争”的专业精神,更诠释了法律人“为正义而合作”的共同体意识。
《模拟法庭竞赛实训》课程不仅是让学生们掌握模拟法庭竞赛的规则与技巧,更要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司法实践中的控辩实务工作,并亲身模拟实战,以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本课程将持续邀请资深实务专家授课,作为联结从法学院到实战场的纽带,致力培养“胸怀正义信仰、手握实战利刃”的新时代法治人才。
文:周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