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3日,“法家与法治”学术研讨会在博纳楼213顺利举行。法学院院长喻中教授、法理学科的李晓安教授、尚琤副教授、陈寒非老师、陈皓老师和高洁老师等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同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马小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柴荣教授、北京行政学院法学部吕廷君副教授、江苏省委党校法政部孙曙生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王耀海副研究员、贵州医科大学张英民副教授以及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韩伟副研究员等多位京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与会座谈。
本次探讨会主要围绕以下五个主题进行讨论:1、先秦法家思想研究与法治;2、儒法思想与王朝治理;3、近代新法家研究与法治;4、法家思想与依法治国;5、法家三期论与法治中国建设。会议分为上下午两个单元分别以法家和法治为侧重点进行研讨。
由李晓安教授主持的第一单元会议的主题侧重于对法家的讨论。法学院院长喻中教授代表学院对各位校外专家的到来表示了欢迎与感谢,并向与会专家介绍本院与会的各位老师。上午的会议首先由马小红教授做开题发言。马教授开门见山的指出我们所关注的法家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究竟存在何种关系这一问题,而对于法家思想的负面效果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而对于马老师的问题,喻中教授以法家的分期理论加以回应。喻教授以儒学的分期理论为进路,对自己首创的“法家三期论”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详尽的阐释。之后,吕廷君老师就法家的价值追求在不同时期的区别进行了精辟的阐述,令人耳目一新。孙曙生老师则对于法家的历史划分、法家的法治主义和法家在当代中国的使命为主题进行了精彩的发言。王耀海研究员通过深入的研究,将法家的产生时代特点、法家的适域等问题做出了细致的说明,同时提出了引人深思的“商鞅难题”。张英民老师则从法治思想及其实践的历史逻辑进行了深刻阐发。韩伟研究员从法家思考问题的特殊背景、法家具有现实意义的治理方法、法家三期说的思考三个角度进行发言。孙明春老师则结合自己对于法家思想的余绪问题的切身体会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对于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法学院的尚琤老师就法家的思想资源如何为当代所用进行了精彩评议;陈寒非老师则针对法家的分期问题和法家与黄老之道间的关系提出了十分独到的见解;陈皓老师就法家的认识层面和实用角度对前述发言进行了总结与评议,同时提出了法家在道德层面上的不足之处;而高洁老师则尝试从法家的角度来理解我国现代刑事立法和司法中存在的独特现象,将法理的观点融入了对部门法的理解之中。而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柴荣教授对上午的研讨进行了总结。柴老师指出,此次讨论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儒家、道家和法家的关系进行;二是围绕法家的思想资源如何为当下所用。上午的会议在各位专家学者对喻中教授所提结构的分析、马小红教授所倡原则的厘清之下,加之以李晓安教授诙谐的主持和睿智点评,整个上午的研讨会在严谨又不是轻松的氛围下顺利进行。
在下午的会议过程中,各位专家学者则将发言的主要关注点从法家转向了法治。在柴荣教授深具启发性的开题发言后,各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使得下午的研讨极富于哲理的思辨性。在马小红教授发人深省的总结中,本次“法家与法治”研讨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本次学术研讨会能够邀请到多位京内外具有不同学科背景和研究方向到底专家学者与会论谈,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延续法家千年学脉,对于法治中国的建设探寻历史根基与现实路径;同时也是为法学理论的研究,法律思想史和法理学之间的交流起到了良好的促进和示范作用。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势必将对我院理论法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文/ 陈若尘
图/ 韩 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