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组织机构
    现任领导
    行政团队
    院务公开
  • 师资队伍
    现任教师
    荣休教师
    永远怀念
    客座教授
    校外导师
  • 党建引领
    习近平法治思想
    党建通知
    党建风采
    师德专栏
    主题教育
    党内法规
    工会之家
  • 本科生培养
    教务信息
    本科通知
    教学制度
    培养方案
    实习实践
    教学成果
  • 研究生培养
    教务信息
    研究生通知
    教学制度
    培养方案
    特色课程
  •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科研通知
    科研制度
    科研机构
    成果观点
  • 合作交流
    交流活动
    交流项目
    规章制度
  • 招生工作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博士生招生
    高级研修班
    博士后
  • 学生园地
    团学风采
    学生通知
    规章制度
    发展辅导
  • 校友风采
    经贸岁月
    首经贸法律人
    活动剪影
    校友捐赠
  • 文档下载
  •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组织机构
    现任领导
    行政团队
    院务公开
  • 师资队伍
    现任教师
    荣休教师
    永远怀念
    客座教授
    校外导师
  • 党建引领
    习近平法治思想
    党建通知
    党建风采
    师德专栏
    主题教育
    党内法规
    工会之家
  • 本科生培养
    教务信息
    本科通知
    教学制度
    培养方案
    实习实践
    教学成果
  • 研究生培养
    教务信息
    研究生通知
    教学制度
    培养方案
    特色课程
  •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科研通知
    科研制度
    科研机构
    成果观点
  • 合作交流
    交流活动
    交流项目
    规章制度
  • 招生工作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博士生招生
    高级研修班
    博士后
  • 学生园地
    团学风采
    学生通知
    规章制度
    发展辅导
  • 校友风采
    经贸岁月
    首经贸法律人
    活动剪影
    校友捐赠
  • 文档下载
首页 -  本科生培养 -  教学制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案例分析)撰写规范

发布时间:2024-10-22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案例分析)撰写规范


毕业论文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不仅可以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资料搜集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也是衡量培养单位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随着法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创新型法学人才成为新时代法学教育重要方向。教学环节的多元化带动了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为深化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创新本科生毕业考核模式,现结合我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要求,特制定本撰写规范。

一、基本要求

与常规性毕业论文不同,案例分析强调案例后蕴含的法律冲突与矛盾。这种矛盾可以是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的冲突,可以是实务传统与时代创新的分歧,可以是大众认识与逻辑理性之间的矛盾,也可以是争议性议题。案例分析侧重分析解决案例中的法学矛盾与冲突,探讨法律争议点,分析和论证原有法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新理论。因此,案例分析撰写必须观点明确、文字通畅、分析合理、结构严谨、逻辑严谨,论证充分。

案例是对一个法学理论或法学争议点的真实叙述和分析,通常要叙述法学理论或法律问题在案例中的具体体现,案例中的各方观点、 面临的主要法律争议点,实际的司法判决或裁决等。因此,案例中要有“案情事实”中的背景、矛盾及冲突、主要争议点等进行分析,但不能完全照搬照抄案例材料,且案情简介不应超过 1500 字。一般而言,案例应选取中国裁判文书网、无讼、北大法宝等网站,或结合自身实习中接触到的“真实”案例。所采用的案例应体现如下特点:

  1. 综合性,作为毕业考核的案例应具有知识领域的跨越。

  2. 典型性,选取的案例能揭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法学原理。

  3. 真实性,案例应是实践中的真实案例。

  4. 完整性,应保证所选案例的情节和信息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5. 疑难性,所选案例应具有适当难度和区分度,避免“走过场”。

  6. 不确定性,案例应具有一定思辨性,便于学生多角度分析。

二、案例分析写作的形式结构

案例分析写作一般由封面、学术诚信声明、中英文摘要、论文目录、引言、正文、结语、参考文献、附件、致谢等组成并按以下顺序排列。

案例分析形式结构.png


三、案例分析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封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本科毕业案例分析的封面需要统一格式。封面各项目用黑色签字笔填写(不要使用铅笔或圆珠笔)。具体要求如下:

论文题目:主要分为两步,首先,按照抽签方式在全年级选出 ___%学生参加案例分析写作;其次,将教师命制的题目(代号)制作成题签,由学生随机抽取后确定题目。

论文题目应简短、明确地概括整个论文的核心内容,凸显出专业特点和科学范畴。一般不宜超过 20 个字,必要时可增加副标题。

院(系):填写学生所在学院或系。

专业(方向):按国家专业目录中的名称填写,有专业方向的在括号中注明。

指导教师:案例分析写作的指导教师必须是本院系教师,学院按题目涉及的课程内容指派指导教师。

(二)摘要

摘要应客观陈述本案例分析的主要内容,对本写作的目的、内容、方法、观点、成果和结论进行说明。整体独立成文,避免与正文,尤其引言内容雷同。语言力求精炼、准确,可读性强。中英文摘要应保持一致,字数以 300-500 字为宜。

关键词主要供检索适用,应避免宽泛,要结合通用技术词条列出 3-5 个关键词。

(三)论文目录

论文目录作为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各章节组成部分的小标题, 排在论文摘要页之后。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

(四)主体部分

作为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案例分析的正文应紧扣案例的矛盾与冲突进行从理论和实践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论述。正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引言

引言应简要论述案例选择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对于国内外一些相关观点进行简要评述,提出本研究的主要问题,避免与摘要雷同。

2、正文

主体部分是案例分析的核心部分,应言之有理,客观直接,逻辑合理,层次分明,严格遵守学术写作规范。

依据案例分析的自身特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案例的介绍

简要介绍案例选择的方法和原则,说明如何确定论文要研究的法律案例,并对案例的相关案情进行介绍,交代案件的具体背景,说明案例中蕴含的法律矛盾或法律冲突。不得原文照抄案例材料,且案情介绍不应超过 1500 字。

(2)案例分析

确定分析角度和架构,应用所学法学知识和法律规定,结合案例事实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特别是针对法律矛盾与法律冲突的分析,找出案例背后隐藏的法律理论或相关的关键法律因素,验证、补充或修正相关法学理论。具体构架可参照学院毕业论文格式。该部分字数不得少于 5000 字。

(3)结语

案例分析的结论应概括总结法律争议问题,司法实践中的考虑因素,提炼分析其对原有法学理论验证、补充,并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可以反映出作者搜集资料的广度和深度,也能体现出其学术态度的严谨。案例分析后应列入主要参考文献,包括中文和适当英文资料。依照先中文后英文的大顺序,并在各自类别中依照汉语拼音或英文字母进行排列,可不标注具体页码。

(五)致谢

致谢主要是作者用来向其写作提供帮助的教师、同学及亲属等表达感谢之情,尤其是那些提供直接提供帮助的人。这是对他人的一种礼貌和尊重,更是治学者应当遵循的学术规范。内容限一页。

法学院

2018 年 5 月

转发

Copyright©202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4629号

文保网安备案:1101050002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花乡路口121号

邮编:100070

E-MAIL:law@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