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晚,首经贸红色剧目《面向群众的审判》首场巡演“国家法官学院专场”在琢玉讲堂举行。正在国家法官学院接受培训的600余名一线法官,其中包括来自全国各地100多名基层法院院长,以及相关单位负责人等共同观看了演出。
活动开始前,学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毛百战会见了应邀来校观演的马锡五后人马笛女士,以及法治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孙志勇,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单国钧,北京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王桂芳,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杜岩(校友)等领导同志。毛百战向与会领导和嘉宾介绍了学校发展情况,感谢他们对首经贸法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大力支持。
在开场环节,国家法官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胡田野代表主办方讲话。胡田野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高度赞扬马锡五办案方式。在新时代,马锡五审判“一刻也不离开群众”的精神内涵,在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和全面依法治国中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希望各位学员通过观看《面向群众的审判》,深刻领会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精神实质,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司法审判中既要遵守法律的具体规定,同时考虑法的原则,法的精神,将天理、天理、国法、人情融为一体,做出人民满意的司法裁判。
首经贸法学院院长、北京市法学会副会长(兼职)张世君介绍了首经贸法学学科创办和发展情况。张世君谈到,首经贸法学学科早在1984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迄今已有40余。这40年来首经贸法律人薪火相传,在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往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张世君指出,编排红色法治舞台剧,是首经贸在新时代培养德法兼修高素质法治人才的一种新探索,是检验我们法学专业育人成果和展现法学院学子青春风采的新方式。他感谢大家做客首经贸观剧指导,也期待各政法单位能为首经贸学子提供更多锻炼和实践机会。
《面向群众的审判》是首经贸法学院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青春版“马锡五断案”。自2024年12月4日“国家宪法日”首演以来,经过再次精心打磨,通过精炼叙事逻辑、优化舞美设计,提升了艺术感染力,以更具视觉冲击力的方式重现历史场景,使红色法治精神跨越时空,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在演出结束后的交流分享环节,陕西省太白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岩,湖南省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法官助理熊健棋,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副庭长李世锋,作为学员代表先后登台发言。他们认为,同学们情绪饱满,演技精湛,看完全剧后很受感动,备受鼓舞。他们表示,在以后工作中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学习与发扬马锡五办案精神,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而不断奋斗。
应邀参加此次巡演活动的领导和嘉宾还有:法治日报社副总编辑张国庆,法治日报社政文新闻部主任台建林,教育部政策法规司陈嘉莹,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立案庭督导组成员孙彪(校友),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二级巡视员王旸,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张萌,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马骏,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峰,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丁艳玲,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郜超,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毕芳芳(校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