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组织机构
    现任领导
    行政团队
    院务公开
  • 师资队伍
    现任教师
    荣休教师
    永远怀念
    客座教授
    校外导师
  • 党建引领
    习近平法治思想
    党建通知
    党建风采
    师德专栏
    主题教育
    党内法规
    工会之家
  • 本科生培养
    教务信息
    本科通知
    教学制度
    培养方案
    实习实践
    教学成果
  • 研究生培养
    教务信息
    研究生通知
    教学制度
    培养方案
    特色课程
  •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科研通知
    科研制度
    科研机构
    成果观点
  • 合作交流
    交流活动
    交流项目
    规章制度
  • 招生工作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博士生招生
    高级研修班
    博士后
  • 学生园地
    团学风采
    学生通知
    规章制度
    发展辅导
  • 校友风采
    经贸岁月
    首经贸法律人
    活动剪影
    校友捐赠
  • 文档下载
  •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组织机构
    现任领导
    行政团队
    院务公开
  • 师资队伍
    现任教师
    荣休教师
    永远怀念
    客座教授
    校外导师
  • 党建引领
    习近平法治思想
    党建通知
    党建风采
    师德专栏
    主题教育
    党内法规
    工会之家
  • 本科生培养
    教务信息
    本科通知
    教学制度
    培养方案
    实习实践
    教学成果
  • 研究生培养
    教务信息
    研究生通知
    教学制度
    培养方案
    特色课程
  •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科研通知
    科研制度
    科研机构
    成果观点
  • 合作交流
    交流活动
    交流项目
    规章制度
  • 招生工作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博士生招生
    高级研修班
    博士后
  • 学生园地
    团学风采
    学生通知
    规章制度
    发展辅导
  • 校友风采
    经贸岁月
    首经贸法律人
    活动剪影
    校友捐赠
  • 文档下载
首页 -  党建引领 -  党建风采

【驼韵师话】“初心使命•担当”——法学院教师共话课程思政

发布时间:2019-12-17

  12月11日下午,以“初心使命•担当——法学院教师共话课程思政”为主题的驼韵师话活动在博远楼2号会议室顺利召开。学校教师工作部部长商筱辉、宣传部副部长高菲及法学院全体教师参加。本次活动由法学院院长助理尹少成主持,

  首先,法学院党委书记米新丽就法学院开展课程思政情况进行介绍。米书记指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法学院党委紧紧把握 “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这一总要求,严格落实学校党委主题教育实施方案,认真开展主题教育各项活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即是其中之一。法学院通过项目化形式,选取7门课程作为课程思政建设试点,引导教师用好专业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探索培养“德法兼修”卓越法治人才的重要途径.

  随后,承担院级教改立项的7位老师分别围绕各自课程,就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主题发言。

  王剑波教授首先提出,课程思政应该与专业课内容有效融合,不能生硬挖掘,。进而围绕反对国家分裂、促进民族团结、加强反腐倡廉、护航创新发展、保障网络安全、建设美丽新中国六个方面阐述了思政教育在《刑法》课程中的体现,以及自己将如何讲授进行了详细介绍。

  朱路副教授结合自己所讲授的《国际人道法》提出,该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国际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使国际法课堂既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哲学底蕴,又充满时代的创新气息,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思想中天下大同思想的升华,更是对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陈寒非副教授从《法理学》课程建设的宗旨、策略、切入和示例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提出三条对策:以文本为依托、结合经典案例分析、思辨明理。并围绕具体的知识点,就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讲述了自己的思路和方法。

  李晓娟老师认为自己所教授的《婚姻家庭与继承法》作为贴近生活的课程,包含更多的思政元素。主张加强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掘法学知识背后的人性考量、价值关怀、制度定位,将思政元素辐射到实践环节,发扬马恩家庭伦理思想等对当代家庭的教育意义。

  贺燕老师围绕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什么内容进课堂、什么方式进课堂和形式上如何创新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并从前期设计、课堂实施、总结推广三个方面展示了《税法》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主张通过案例,使中国问题寻找到合适的中国答案,促进法学教育与思政课程的自然融合。

  魏庆坡老师提出,《国际法》课程思政应当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引入课堂教学,推动“法律知识传授”与“法价值引领”无缝对接,最终实现培养“德法兼修”卓越法治人才的目标。并选取六个重要的国际法知识点,演示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教学。

  陈磊老师提出《民事诉讼法》作为本科生接触的第一门程序法,其课程思政建设应当以社会公平正义、程序思维与规则意识作为主线,引导学生思考诉讼程序对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作用。避免机械灌注、生搬硬套,结合法律条文的制定背后的鲜活故事形成较为生动的课程思政元素。

  自由交流环节中,陶盈老师就其“戏说民商法”MOOC备课中涉及的思政元素与参会老师分享:该课程以影视作品为载体,传授民商法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背后的价值体现,以更加灵活生动的方式促进民商法知识与思政内容的深度融合。

  最后,法学院院长张世君就本次驼韵师话活动进行总结。他结合自身经历提出,如果一个学生本领高、能力强,但道走歪了,那他对社会产生的危害更大。因此,必须要加强课程思政的建设,保障学生首先成为正直善良的人,然后再去追求事业上的成就。法学院七位老师围绕各自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希望他们继续努力,未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法学院乃至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本次驼韵师话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法学院将继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推进法学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培养“德法兼修”的卓越法治人才做出贡献。

  文、图:唐靖萱

转发

Copyright©202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4629号

文保网安备案:1101050002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花乡路口121号

邮编:100070

E-MAIL:law@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