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丰台区南中轴地区基层社会治理专题培训班正式开班。学校党委副书记欧阳沁,法学院院长张世君,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杨勇,南中轴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晓东,南中轴地区党工委副书记胡昊,区委政法委副书记王栋,以及八个街道武装部部长、法学院社会治理法学学科团队代表出席开班式,开班式由和义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博涵主持。
欧阳沁作开班动员讲话。他强调,自法学院与和义街道共同成立“‘善治和义’社会治理法学创新平台暨校地调解工作站”以来,双方在深化校地合作、推动理论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此次培训是首经贸与丰台区、和义街道等实务部门深入开展校地合作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治理法学”学科服务首都超大城市治理的标志性成果。他代表学校预祝此次培训取得圆满成功。
张世君对本次培训师资团队和课程设置进行了介绍。本次培训课程涵盖政策法规、创新实践、案例分析等,既有专家学者专题讲授,也有组织学员实地参访和义街道“善治和义”综治中心及指挥中心等现场教学环节。张世君谈到,未来首经贸法学院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驱动治理创新,为首都治理现代化贡献法治智慧与专业支撑。
杨勇在讲话中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的要求,此次培训特别增设的智治信息化建设模块,正是对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他强调,当前南中轴地区发展迅速,此次培训恰逢其时,希望参训学员带着责任学、带着问题学、带着目的学,注重联系实际,强化法治意识、提升干事素养。
最后,刘博涵在总结中强调培训纪律,要求学员珍惜学习机会,切实将培训成果转化为岗位实践效能。
本次培训共设计4次课程,集中于7月3日、4日两天举行,分别由法学院社会治理法学学科团队4位教师担任主讲人,围绕基层社会矛盾纠纷的预防与化解机制、党建引领小区业委会与物业协同发展、超大城市中流动人口犯罪的综合治理、新时代“枫桥经验”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等进行专题讲授。来自南中轴地区管委会、大红门街道、玉泉营街道、花乡街道、西罗园街道、东铁匠营街道、南苑街道、东高地街道、和义街道(含“创智和义先锋营”学员)的80名学员参加了本次培训。
作为首都发展的重要区域,南中轴地区承载着国家文化、国际交往等核心功能。此次南中轴地区党工委联合和义街道党工委、首经贸法学院举办本次培训班,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南中轴地区功能定位发展要求,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南中轴地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与水平。
法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