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下午,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现代管理学院院长王奇峰、副院长张菡一行赴我院调研交流,该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主任付丽娟、教师李峣和曾庆松一同来访。我院党委书记张益铭,党委副书记孙明春,院长助理、社会治理法学研究中心主任陈寒非,民商法教研室主任、社会治理法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陈磊出席座谈会。本次会议在博远楼413会议室举行,双方主要围绕社会治理法学学科建设、校地合作实践经验等内容展开深入探讨。
张益铭对王奇峰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学院在法学教育、数字法学、社会治理法学等方面的情况。他表示,在服务首都发展方面,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不断为首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
王奇峰介绍了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和现代管理学院的发展情况。他还介绍了学校在招生、就业以及社会治理法律研究方面的成果,尤其提到2023年与大兴区的校地合作,希望与我院共同梳理基层治理经验,将实践与理论深度融合。
陈寒非从学院简介、特色学科、学科成果、未来发展四个方面对我院社会治理法学学科建设进行详细介绍。他指出,社会治理法学作为交叉学科,是多学科综合推动的成果,与中央指导方向高度契合。目前,社会服务成果上主要体现在联合街道设立“校地合作调解工作站”、参与并指导法治社区建设、法治宣传与特色普法等方面。未来继续坚持以学科建设为支撑、科学研究为引领、社会服务为宗旨的基本原则,加强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高质量推进社区建设、统筹指导人民信访工作等领域的业务能力提升。
孙明春表示在社会治理法学建设过程中,党建思政工作与学科建设同步推进意义重大。通过加强师生党支部合作,嵌入人才培养,与街道加强合作,为学生争取实习岗位,以及培养良好科研实践选题,切实做到调查和及时推进,推动一系列实践科研成果有效孵化。
陈磊分享了我院与丰台区的“学院式校地合作”项目经验,依托首都城市治理法治基地和北京市教育法治基地开展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被收录进北京“接诉即办”蓝皮书和《首都法治要报》,包括在看丹街道蹲点1个月,跟进554件诉求案件,撰写“接诉即办”工作要报。
张菡指出,在社会管理、社区治理和多元化纠纷解决等实践教学方面,双方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依托校企合作搭建社会治理科研平台,共同回应新时代社会需求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本次座谈会为双方搭建了深入沟通的桥梁,在社会治理法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校地合作、产教融合、共同打造学术品牌等多方面达成了广泛共识。未来,两院将携手共进,不断探索合作新模式,为法学领域发展和社会治理创新注入新动力。
(文:许慧慧,图:耿婉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