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8日下午,法学院第11期青年教师学术沙龙在博远楼406会议室举行。本次活动由尹少成副院长主持,法学院党委书记米新丽及十余位青年教师参加了本次学术沙龙活动。本次学术沙龙的主题是: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研究与阐释——课题申报与论文写作经验分享,老师们围绕该主题进行了深入地交流与分享。
首先,何锦前老师分享了关于课题申报和论文写作的相关经验。提出了“协调”和“权衡”两个总原则,认为无论是课题申报还是论文写作,都需要“权衡取舍”,课题申报有很多类型,论文是追热点还是围绕之前研究的内容继续深挖,应认真考虑,要对自己的科研事业有一个宏观调控。申报课题还需结合选题指南进行选择和安排,建议将选题指南和自己的研究领域结合起来。同时,课题申报需要有一定的前期基础,最好有强相关的重要论文已经发表。在论文写作上,首先,论文也存在“取舍”,不应为了“追热点”而“追热点”。其次,在论文刊物的选取上,尽量选择质量高的刊物,“宁缺毋滥”。最后,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也开始反思自己的论文,需要注意“读者意识”,站在审稿人、编辑、读者的角度去思考。
之后,拥有多项课题申报成功经验的刘亚东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提出可以整合近几年本学科国社科和教育部申报成功的标题,进行整理和分析。同时,建议关注当下青年学者的相关会议或论坛涉及的主题,研究会议综述。在《民法典》刚刚通过的背景下,思考主题的安排。在文本撰写上,提出可以模仿他人的文本。在论文写作方面,刘亚东老师基于自己的博士论文,总结凝练了一篇论文,打磨之后投稿,等待了较长的审稿期限,尝试多次才获得成功。
随后,尹少成老师表达了对何锦前与刘亚东老师的感谢。在座各位老师进行互动交流,积极分享了自己在项目申报和论文写作方面的经验。魏庆坡老师指出,编辑审稿是比较漫长的过程,自己的论文发表经历了一些困难,要十分重视期刊对格式的要求。同时,还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尹少成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投稿经历,指出在与编辑部联系时,要注意投稿时间的长短;建议通过多参加学术活动,加强与期刊编辑部之间的联系,并及时关注学术研究的动态,形成学术共同体。在申报课题方面,尹少成老师分享了自己申报国自科的经验,鼓励大家积极参加各项学术交流活动,既要“闭门写作”,又要“开门交流”。陈磊老师提出可以重视与期刊编辑的联系,多与编辑老师沟通交流;在课题申报上,建议采取“中观”的选题,可以借鉴一些论坛、研讨会的选题,太小或太大都不合理。何锦前老师还指出,需要重视与本学科领域的老师进行交流,可以多渠道了解所投稿的期刊。随后,孙如意、刘传稿、孙天承和赵进老师相继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与问题,参会老师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最后,法学院米新丽书记肯定了本次沙龙活动的意义,并再次强调了课题申报工作的前期准备、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与编辑保持良好联系的重要性,同时提出学院也将加强与期刊编辑之间的联系,多多组织青年教师的交流活动,并号召大家多参加体育运动,合理调节工作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