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6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联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ESG研究院,成功举办了以“Bridging ESG Governance: Dialogue between International Practices and China’s Pathways”为主题的ESG圆桌会议,会议围绕搭建ESG的治理之桥:一场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的高端对话展开。本次国际会议特邀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教授,法学院研究生院院长Charlotte Villiers教授作为主讲人,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布里斯托大学教授、布鲁日欧洲学院客座教授Tony Prosser担任与谈人。本次会议旨在开展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对话,促进中外学者之间的互学互鉴,共同探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在全球和中国实践中的应用与发展。
本次会议在博纳楼五层第七会议室举行,会议汇聚了来自校内外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会人员包括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兼中国ESG研究院副院长王凯教授、MYAT SU HAN副教授、彭昊,法学院谢海霞教授、高桂林教授、院长助理陈皓副教授、青年教师史一舒、张金矜、郝荻、孙宝玲、彭雨晨、杨宜菲,学生志愿代表赵格格、任晋豫、王思源。此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薛亦飒、布里斯托大学法学院教学助理徐晔璠,以及布里斯托大学法学院博士生王艺惠和王皓宇作为外校嘉宾参与本次研讨会。杨宜菲主持了本次圆桌会议。
陈皓代表学校和学院向Charlotte Villiers教授和Tony Prosser教授致欢迎辞,并赠送纪念品。
Charlotte Villiers就“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Due Diligence and the UK”为题发表了演讲,她深入探讨了企业可持续性尽职调查与英国实践的现状,剖析了欧盟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CSDDD)及其对英国企业的影响,分析了CSDDD如何要求企业负责其全球运营和供应链中的人权与环境影响,并指出尽管英国脱欧,该指令的域外效力仍对英国公司产生深远影响。她还指出英国未来可能需要与欧盟法规框架保持一致以保护商业和贸易利益,以强化企业在人权和环境责任方面的尽职调查义务。
中国ESG研究院副院长王凯教授分享了“中国ESG理论与实践的进展与展望”的相关内容,深入探讨了中国ESG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他强调ESG作为可持续投资和企业评级的新框架,正逐渐成为企业非财务信息披露的主流体系。尽管国际ESG标准制定组织正在加快融合,提升全球实践的标准化,但中国的ESG实践仍面临企业认知不足、披露标准不统一、评价体系差异大和投资策略单一等挑战。他提出,未来的研究应结合中国国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ESG信息披露和评价标准,强化ESG投资意识,以实现真正的ESG整合,促进可持续发展。
主题评议环节由谢海霞、高桂林、MYAT SU HAN和彭昊共同参与,他们对主旨演讲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评议和讨论,为与会者提供了多角度的思考。
Tony Prosser以及来自法学院和布里斯托大学的多位学者和学生参与了讨论。与会嘉宾积极发言,就ESG治理的国际实践与中国路径进行了深入交流。
此次会议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也为推动ESG治理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会后全体参会人员进行了合影留念,为此次圆桌会议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文:赵格格、图:徐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