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下午,驼峰法学大讲堂第五十八讲在博远楼406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主题为“人工智能与法学研究”,由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栗峥教授担任主讲人,我院院长张世君、教师李璐玲、徐化耿、魏庆坡、褚睿刚、郝荻、张金矜、杨宜菲及部分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副院长陶盈主持讲座。
栗峥回顾了建构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成长进路,指出当下我国法学具备不疑不惑、不卑不亢、不枉不纵、不离不弃的特征,为世界提供了全新的东方现代化方案,尤其在人工智能法治应用领域具有较大优势。栗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种视角对智能法治的研究方向进行介绍。从宏观上看,人工智能改变了法治的存在方式与正义的表达方式,法治不仅仅存在于传统的生活与规范世界,还存在于新的第三世界——数字世界。从中观上看,智能法治需要一种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并让模型拥有自我产生智能增量的可能。从微观上看,智能法治的应用需要具化人工智能的操作,健全法治需要和智能技术进行对接。其指出了从概念体系、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四个维度构建中国智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可能性。
在互动环节,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围绕算法的程序正义、人工智能的场景应用、语言表达、权力规制以及如何学习人工智能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栗峥对大家的提问给予了细致的解答,并表明这些问题这也是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对开展数字法治教育给予厚望。张世君对讲座内容进行了全面总结,结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数字法学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的经验,提出要以开放的心态拥抱、融合人工智能,构建人工智能法律体系。本场讲座在在师生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图:曹煜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