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与廉政法治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驼峰法学大讲堂第五十三讲”在博远楼406教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主题为“新形势下反洗钱的法律规制问题”,由北京大学王新教授主讲,法学院王剑波教授主持,高洁副教授、刘传稿副教授、陈寒非副教授及多名师生共同参加。
王剑波对王新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高度评价其在金融犯罪与反洗钱领域的学术地位。王新现挂职担任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副厅长,兼任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务。他长期致力于金融犯罪的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出版专著多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20余篇,深度参与“两高”多项司法解释的制定,并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王新学贯中西,其学术观点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广受学界和实务界推崇。本次讲座主题也是如此,备受期待。在现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中,讲座正式拉开帷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其中,反洗钱法的修订被视为加强金融法治建设的重要一步,并于2024年11月8日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王新深入解析了此次修订的背景、目标、主要内容及其在反洗钱法律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国内顶层设计层面,王新教授指出,当前反洗钱已超越传统金融行为管理范畴,成为兼具经济安全与国家安全意义的重大议题。通过严密的法律和监管措施,国家能够有效追踪非法资金流动,切断其支持犯罪行为的链条。在国际压力层面,反洗钱立法与国际标准接轨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刑法修正案(十一)》的出台引入了“自洗钱犯罪”概念,并取消了行为人“明知”的主观限定,将自洗钱行为纳入刑法规制范畴,不仅体现了国内法治建设的进步,也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反洗钱工作的期待。
在提问交流环节,王新和与会师生围绕反洗钱的司法实践展开深入探讨。王剑波关注自洗钱犯罪案件的增长趋势及国际反洗钱评估的有效性指标;陈寒非就银行在金融强监管背景下的角色定位、执法成本与监管效果平衡等提出问题。王新结合最新数据进行回应,并强调商业银行的政治性与人民性,主张在反洗钱执法中实现风险控制、监管强度与执法成本的“三个平衡”。现场同学随后也围绕本次讲座的内容向王新教授踊跃提问,王新逐一解答。
讲座尾声,王剑波对本次讲座内容进行总结,并对王新及与会者的积极参与表示感谢。为期两个多小时的讲座在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驼峰大讲堂第五十三讲成功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