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上午,驼峰法学大讲堂第五十七讲在博远楼406会议室顺利举办。本次讲座主题为依规治党的法理建构,由《理论探索》副主编、编辑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杨在平担任主讲人,我院副院长尹少成主持,我院教师孙如意、王永祥及部分学生共同参加。
尹少成对杨在平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感谢,并介绍了其在学术研究上的卓越成就。
杨在平提出,自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形成了“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律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与“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其中建设党内法规体系,形成完善的法治建构目前存在问题不明确、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在这样的问题背景下,他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革逻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演进轨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法治转向、依规治党的建构逻辑四个方面,展开对依规治党重要性的论述。
杨在平指出,大一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本体。他强调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回顾近代史的变革,以便正确理解和看待历史中的根本性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剧烈的社会变革与薄弱的法治基础产生冲突导致法治建设遭遇瓶颈,在改革开放引入市场经济后推动了法治变革,深刻全面的改变了中国社会,逐步确立完善的法治体系。依规治党是将党纳入法律规范体系的一次理论创新,然而在学术知识体系架构方面仍存在概念混淆,将体系工具化,照搬理论而学术研究不足。杨在平呼吁学者应建立自主的知识体系,深入理解依规治党的内涵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回答时代之问,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
在互动交流环节,尹少成分享了感悟,强调在法学学习方面应拓展知识面,要用历史观来解构法治思想,重视依规治党研究。孙如意提出依规治党研究应避免工具化,国家治理应寻找法治与对执政党要求之间的联系。王永祥从历史角度解析法治,他对现代化发展的动态变化和建立正确的论文知识体系结构深有体会。在场同学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在学术研究方面提出问题。杨在平老师针对师生问题一一作出回应与解答,讲座在师生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图:张瑜、文:王嘉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