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5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刑事法学科、经济犯罪研究中心在博远楼406会议室顺利召开“数字经济时代我国经济犯罪刑法规制的挑战与应对”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地区各高校、实务部门共十余专家、学者参与了本次研讨会。与会校外专家包括: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王烁、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志钢、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王灵芳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张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讲师邓亮国家开放大学法学院讲师王红、法治日报记者陈磊。与会校内教师包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经济犯罪研究中心副主任刘迎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高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传稿。研讨会由法学院张世君院长致辞,法学院王剑波教授主持。
研讨会伊始,张世君教授首先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同时介绍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特色和目前所取得的成绩。其表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愿意广泛同其他兄弟高校及法律实务部门合作,共同培养德法兼修的法律人才。
随后各专家学者依次围绕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经济犯罪的相关研究进行分享。
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王烁表示,数据犯罪在新时代背景下有了亟须应对的新特点,其就数据安全法益的识别与界定、目前刑法保护体系的不足和相关罪名的完善途径进行了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志钢从反洗钱犯罪角度出发,首先介绍了反洗钱犯罪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和理论溯源,同时表示在数字经济时代的主题中,反洗钱犯罪的形态也发生了新的诸多变化,对打击犯罪提出的挑战,亟需进行相应的规制研究。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王灵芳结合实务经验,分享了自己对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有关的经济犯罪的思考,包括对平台刷单案件的罪与非罪问题、对与案情相关的大量数据如何进行调查、取证问题等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张鑫表示,在有关知识产权的检察实践中,相应的知识产权问题引发了实务人员的思考与研究,并在逐步形成规范。其依次介绍了北京市知识产权检察案件的基本情况、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完善途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邓亮从虚拟货币传销的新模式及其给公安机关侦查带来的挑战出发,提出经济犯罪刑法的规制在新时代产生了新特点、新属性,应从多角度、全方位出发,更加重视保护经济法益的新形态。
国家开放大学法学院王红表示,现有的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核心的数据安全刑法保护体系已经不足以应对当前网络数据的新变化,应从新思考是否应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的相应罪名,包括非法获得数据罪、非法侵入、删除、盗取数据罪等。
法治日报记者陈磊表示,虽然数据时代经济犯罪的形态越发多变,但要保持刑法的谦抑性。上层建筑合理地设置法网密度,对于维护法律权威、统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经济犯罪研究中心副主任刘迎泽对上述专家、学者的观点进行了回应。其从多角度出发,依次对于如何合理选择海量数据的取证方法、是否应该重塑以数据安全为核心的刑法体系、如何应对新时代知识产权犯罪表达了相应观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高洁从证据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网络经济犯罪在司法认定中的证据法难题,并从立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专业人士介入证据调查及证据审查、认定方法等角度探讨了可能的应对方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传稿表示,各位专家对于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经济犯罪刑法规制的相关研究让人深省,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
会议最后,法学院王剑波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表示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如何充分认识并合理应对当下经济犯罪的新形势新挑战,成为当前我国刑事法领域的新议题。来自各实务部门和兄弟高校的专家、学者充分分享了自己对于相关数字经济犯罪的新观点新看法,帮助完善相应法律体系,拓宽法域视野,提升业务水平。
“数字经济时代我国经济犯罪刑法规制的挑战与应对”学术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为学科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石,促进了刑事法学科的学术交流,涵养了法学院人文氛围与学生法学理论素养,刑事法学科将以此会议为基础,不断践行驼峰精神,为学院刑事法研究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