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师生法治安全意识,筑牢校园反诈防线,2025年4月16日下午,丰台法院审管办公室(研讨室)副主任陈名利一行走进法学院,以“防范于心,反诈于行——大学校园反诈你我同行”为主题,面向法学院师生举办专题宣传讲座。活动由科研秘书刘影主持,部分研究生、本科生及教师参与学习,现场反响热烈。
陈名利结合国家法官学院年度重点调研课题,深入剖析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的严峻形势。他指出,现有诈骗手段更趋科技化,如利用AI换脸、区块链、元宇宙等技术实施精准诈骗。他特别提到,学生群体因社会经验不足、消费观念超前,成为刷单返利、虚假征信、游戏交易等诈骗的重灾区,部分案例涉案金额高达数十万元,甚至牵涉校园贷、裸聊敲诈等恶性事件。
陈名利通过真实案例解析电诈犯罪的全链条生态,如上游公民信息贩卖、中游技术工具支持、下游洗钱销赃。他重点区分了“帮信罪”与“掩隐罪”的司法认定难点,强调“提供银行卡可能构成帮信罪,协助转账取现则可能升级为掩隐罪”。结合某大学生出租FaceTime账号被判帮信罪的案例,他警示学生:“看似简单的兼职,可能让你沦为犯罪帮凶。”他还剖析了“引流话术”“秒拨平台”“虚拟货币洗钱”等新型犯罪手段,呼吁师生警惕“高回报”诱惑,保护个人信息。
针对校园反诈,陈名利提出“三不原则”,即不轻信陌生链接、不透露验证信息、不参与非法兼职。他现场演示“数字人民币追溯技术”等反制手段,建议师生养成“快递面单销毁”“陌生来电核实”等习惯。
互动环节中,陈名利法官与在座师生进行积极交流,对大家的提问给予了细致解答,他推荐师生关注“人民法院案例库”领悟学习精品裁判要旨。本次讲座切实提升我院师生识诈、防诈、反诈能力。讲座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白敏煊、图:许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