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0日上午,首经贸法学院19名学生来到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参加第17届“诉权保障与公正司法——以新民事诉讼法的实施为背景”的法官讲坛。与会的有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王亚新、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曹守晔、北京市律师协会副会长王隽、北京市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朱春涛、北京市最高人民法院督查办副主任邓吉慧、人民法院报副总编辑李岩峰、法制日报北京记者站站长李松、朝阳区人民法院法官、首经贸法学院学生及北京化工大学法学院学生。
首先由朝阳法院院长李瑞翔致辞,致辞中谈到新民诉法颁布1周年以全新的面貌落实于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对司法功能的落实与推动,日益深化了法治中国。法官对法制共识的理解与维护有助于公众对司法的信任。本次法官讲坛的主角是青年法官,鼓励青年法官跳出书面,在司法实践中不断进行深入探究,总结经验,与时俱进。
讲坛上有5位优秀的青年法官进行演讲,其主题分别是:关于保障小额诉讼程序是否强制适用程序;解决和完善当事人申请法院调取证据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当事人滥用举证权,逾期举证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公民委托代理制度的宽与严;论律师在民事诉讼中代理权的充分行使。演讲结束后由专家进行了精彩点评。与会代表围绕诉权保障与公正司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北京市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朱春涛做总结发言。他在发言中谈到新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会在实践中不完善进而使诉讼程序保持稳定。他也特意提到高校法学院学生作为未来法官的栋梁参与法官讲坛,能够启发大学生对立法、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的深刻思考。
作为法学院学生,非常荣幸有机会参加这次有意义的法官讲坛,虽然对此次法官讲坛具体内容的理解还有待深入,但对于立法、司法实践有了新的启发与思考,新《民事诉讼法》以及马上要施行的《旅游法》都经过了反复实践,不断修改,才更加完善与稳定。另一方面加大对新立法中新修订部分的宣传,也有利于新法的落实与推进,由此才能更加推进公正立法,使法制中国的体现不断深入提升。作为一名未来的法律人,我们应该在掌握好法学理论基础与实践的同时更多的对立法实践中有争议的矛盾点进行思考,理性地提出观点与见解,不断进行自我提升与完善,为今后的法律生涯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文:谢陆源;摄影:刘京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