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9日上午10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举办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法学院院长喻中、党委书记米新丽、党委副书记张益铭、副院长张世君、院长助理郑文科、教师谢海霞、刘润仙、王德山、周平、翟业虎、尚琤、宋成斌、张兴、刘迎泽、魏庆坡、兰燕卓、高洁、尹少成、李英、李春媛、王漪鸥、刘影、吴瑛楠教师出席毕业典礼。全体2017届研究生毕业生和本科生毕业生参加毕业典礼。部分毕业生家长参加也来到现场。王漪鸥主持毕业典礼。
首先,喻中进行题为:“追寻德性”的致辞。他鼓励同学们未来要以德行为首,以德行做人,做到自我约束,理解虚实相生,善于内外兼修,用自己的德行来约束自己,做好一个法律人。
接下来,郑文科代表法学院教师对学生做题为“从容面对新生活的”毕业赠言。他对同学们提出三点期待:第一,要对未知新生活抱有好奇心。第二,要有自己心中的“道”。第三,要对生活充满乐观,享受生活的快乐。
研究生毕业生代表陈名利、本科生代表姚壮壮依次发言。他们首先对家长、母校、法学院各位教师表示真诚的感激和不舍,他们回首了在学校的生活、成长点滴,并送上对母校、对法学院的祝福。接着,米新丽、谢海霞、张世君、张益铭为优秀毕业生代表颁发证书。
最后,喻中为研究生毕业生和本科生毕业生拨穗并授予学位证书并与学生合影留念,为学生在首经贸的学习生活画上完美句号。
附:
追寻德性
——在首经贸法学院2017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2017年6月29日
喻中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为了欢送2017年毕业的本科生同学、研究生同学,首经贸法学院的毕业典礼今天在此举行。同学们的顺利毕业,既是家长的心愿,也是老师的心愿。各位家长、各位老师,这一刻,终于如您所愿。尽管有的家长、有的老师没有来到毕业典礼的现场,但我相信,他们的心愿是一样的。各位同学,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能否以你们的掌声,对父母和老师多年以来的培养,表达你们真挚的感谢?
各位同学,谢谢你们在掌声中传递的真情实意。我相信,这样一个时刻,你们同样期待了很久。现在,它终于来到了。这个时刻是一个分水岭,它标志着你在法学院的学习已经完成,至少是暂告一个段落。站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站在即将走出法学院的门槛上,你在想什么?完成法学院的学业之后,你又该追寻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每个同学想必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今天,我为你提供的参考答案是,追寻德性。
当代学者麦金太尔写过一本有名的著作,英文标题是“after virtue”。最初,中国人把它翻译成“德性之后”;后来,又有人把它翻译成“追寻美德”。翻译成“追寻美德”似乎更好一些。我个人更偏爱的翻译是“追寻德性”——这四个字,就是我今天要说的主题。
你可能会想,追寻德性不是一个大而无当的空话、套话么?追寻德性有用吗?我的回答是,它很有用。它可以“润身”。《礼记·大学》中的名言是:“富润屋,德润身”。财富可以美化住房,但要完善自身、成就自身,却须臾离不开德性。那么,德性到底是什么?追寻德性之路到底应该怎么走?这可是一个很难回答的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古今中外的伦理学、政治哲学、法哲学已经提供了汗牛充栋的文献。今天,我不去引证那些文献。我想从几个不同的角度,给你们提供一些追寻德性的具体建议。
第一,做到自我约束。德性既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能力。德性作为一种能力,它的外在表现就是自我约束。德性越高的人,自我约束的能力也越强。你要知道,在每个人的天性中,既有勤奋、进取的一面,但也有懈怠、懒惰的另一面。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天使,但也很可能潜伏着一个魔鬼。如果你能让你心中的天使,始终打败你心中的魔鬼,甚至能够驱逐你心中的魔鬼,那么,你就能够实现自我约束。在很多情况下,放纵自己很容易,自我约束则很困难。但是,哪一种珍贵的东西,不是历经艰辛才得来的?正是自我约束的艰难,才折射出德性的光芒。你不必成为传说中的圣人,既不必要,也不大可能,而且概率也太低。但是,基本的自我约束,这种能力必须有。否则,你的人生就会东倒西歪,变形走样。
第二,理解虚实相生。在这个物质化的时代,追寻德性似乎显得不那么实际、实在、实惠。你可能会说,现在的生存压力那么大,房价那么高,追寻德性、谈论德性似乎就像“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太虚无飘渺啦。但是,你要理解“虚实相生”的道理。你当然知道“求真务实”这个原则,但你又经常听到某个重要机构在举行“理论务虚会”或“工作务虚会”。为什么要务虚?因为,虚实相生,务实与务虚并行不悖。事实上,任何看得见的实践活动,都是从人的头脑中产生的,“头脑风暴”才是塑造能力更强的风暴,但“头脑风暴”恰恰是看不见的“风暴”。无形无象的德性正是这样,它没有实体,但它无处不在。它成就万物,尤其是永恒之物。你是否注意到,你是否比较过,凡是永恒的事物,都是刻写在人心中的事物,都是与德性有关的事物。
第三,善于内外兼修。对于法科学子而言,当下流行的说法是德法兼修。延伸开来,更普遍地说,就是内外兼修。外是外在的技能。你写的辩护词、公诉状、判决书,你草拟的合同、法案,都可以体现你的外在技能。你能够把案子办得很漂亮,你是办案能手,说明你掌握了很好的法律技能。但是,仅有这些外在的技能,还是不够的。我们法学院还是不太放心。你要知道,那些被判了刑的法官,专业技能都很强,很多都是办案能手,其中还有大法官。你千万不能重蹈他们的前车之覆。你要在提高外在技能的同时,提高你内在的德性修养,你要让你的内在德性永远不低于你的外在技能。这样说,可能有点大而化之,我更想强调的是,希望你把道德律永远置于你心空的至高点,让它像星辰一样照亮你走出法学院以后的每一步。
各位同学,我前面说的几句话,当然不足以穷尽德性之谜。我希望今天毕业的每个同学,都能在追求德性的过程中走出自己的路,找到自己的方向。其实,追求德性的方向,不是向前,不是向后,而是向内。德性远吗?只要你追寻德性,那德性就近了。这些关于追寻德性的方法论,就是我今天写给你的毕业赠言,请收好,请带走。谢谢大家。
从容面对新生活
——送给法学院2017届毕业生
2017年6月29日
郑文科
尊敬的各位老师、尊敬的各位观礼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今天很荣幸站在这里,心情颇为激动,纵有万语千言也难以表达,此处干脆省略10000字,仅以千言,不说分离,不为送别,亦不怀旧,只是表达祝福与期待,希望你们过好将来的新生活。
你们曾经是祖国的花朵,现在已然成为祖国的花树;你们过去是祖国的未来,现在祖国的未来掌握在你们手中;你们过去都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的学子,现在即将成为法学院的荣耀!因为你们长大了,都是拥有无限未来的豪杰,因为你们学有所成、顺利地从法学院毕业了!祝贺你们!
但是,从这一刻起,你们无忧无虑的生活也已结束,负责任的、负重前行的生活就要开始,我期待你们勇敢面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我相信你们完全可以从容应对,因为法学院给了你们生活的本领---知识,社会和家庭给了你们生活的经验---技巧;关键是我给了你们最灵验的祝福----你们真行,无所不能,心想事成!
你们是在读书中长大的一代,知书达理,但是我还是要对你们提出三点期待:
第一,要对未知新生活抱有好奇心。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对工作充满好奇,对新事物都充满好奇,好奇是你不断前行的动力。世界那么花,一定要在花花世界中留下自己的身影。这就是生活,唯有品尝生活的阅历,方能珍惜成长的不易。
第二,要有自己心中的“道”。这种道,是一颗善良的心,是对人的信任,或者是爱读书的习惯,是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对自己心中的“道”,要有“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尤未悔”的坚持;对自己的坚持要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敢!即使你的爱和善良被他人利用,也不能因此而变得冷漠无情,因为越善良,越幸福;即使你的信任被辜负了,仍然要保持一份宽容的心,因为越宽容,越快乐。
第三,要对生活充满乐观,享受生活的快乐。挫折无关你的命运;收获不一定匹配你的付出,但仍然要相信更好的结果在前方;生命不能重来,生命也不需要重来,我们应该珍惜和热爱。昨天都已过去,明天尚未到来,今天还可以狂欢!
同学们,你们要轰轰烈烈的走了,正如你们轰轰烈烈的到来,可别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一定要带走同学友谊、老师们的祝福和殷切的期待!
祝愿你们想得的全聚得,想甩的全甩开!愿你们的生活精彩!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