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研究生新生对研究生阶段的安排有更全面的了解,同时尽早做好生涯规划,2025年9月11日,法学院2025年研究生优秀在校生经验分享会于博学楼604举行,王思源、郑淼、侯萱三位优秀在校生代表分别围绕学业和学生工作如何平衡、论文写作方法、研究生阶段成长规划及短期海外交流项目展开经验分享。研究生教学秘书刘影、辅导员陈璇参加了本次活动,分享会由法学院院长助理陈皓主持。
王思源首先从学习规划和学生工作两方面切入,结合个人成长经历着重指出:研究生阶段不仅需扎实增强专业能力,更要注重综合素养的提升。他谈到,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已更趋全面,涵盖智商、情商、逆商等多元能力维度。通过参加学生工作,他学会了以全局观思考问题、以系统思维做好规划,这种思维方法既适用于工作实践,也能为学术学习赋能。在学习方法上,他建议同学们广泛阅读学术文献、积极开展学术写作,同时强调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探索科学高效且避免盲从的学习路径,对提升学习效率至关重要。
郑淼重点分享了提升个人科研能力方面的一些实用路径。她认为,论文的前期准备与撰写过程同等重要,二者缺一不可。在分享自身选题构思、行文逻辑梳理和研读领域内核心学者研究成果的经验后,她鼓励同学们加强学术交流,在思想碰撞中拓宽研究视野。针对文献阅读,她建议从宏观视野和微观细节两个维度筛选文献,优先选取核心期刊资料,侧重阅读评估类和解释类文献。她强调“抓住文章主干、明确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向大家介绍了文献分析、案例实证、实地调研的方法,并分享了法考高效备考技巧。
侯萱分享了参与日内瓦海外交流项目的经历和收获。她详细讲述了项目中接触到的全球治理体系运行机制、与多个国际联盟重要机构的交流实践,以及参与模拟联合国会议的实战经验。她提到,通过本次海外交流,她获得了职业证书、积累了实习实践经验、提升了组织协调能力,并且深化了对西方文化的认知,显著提高了跨文化包容度,分享了对学术研究多元表现形式及个人成长路径的深度思考。
本次分享会为在场同学提供了涵盖学习规划、科研方法、学术论文写作及海外交流等领域的丰富经验,,对于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养和科研能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有利于同学们赋能个人学术成长,开启精彩的学术新征程。
(文:江博雅、图: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