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3日下午,法学院在线举办院级研究生课程思政项目和研究生专业案例库建设项目汇报会。相关项目主持人向全院老师就项目建设成果进行汇报。汇报会由副院长郑文科主持。
为更好扎实推进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法学院在全面推进本科生课程思政建设的同时,亦积极开展研究生课程思政项目建设。去年在学院经费极端紧张的情况下,仍然安排经费资助五门院级研究生课程思政项目建设和四项研究生专业案例库项目建设。
第一个环节是研究生专业案例库项目建设汇报。
谢海霞对国际法案例库建设进行汇报,介绍了该课程的基本建设思路,她从课程对象考虑、从课程内容出发,同时注重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把研究成果融入课程教学,在教学中也会关注热点案例的发展。她结合具体案例库的设计与应用,指出不同案例需要运用不同侧重的研究方法,力求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王德山从案例库的案件选用、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方法重点展开,通过案例训练和培养学生理顺案涉法律关系,并能运用法律知识和原理分析案件所涉及的各种法律问题,提升学生的法律应用技能。
高洁汇报了专硕案例库建设项目中的情况及一些思考,主要包括教学案例的选择、教学内容的确定以及教学计划的准备等。她认为,考虑到案例所面向的是即将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学生,因此案例的设计应当以培养学生发现、思考、解决实践问题为导向。
第二个环节是研究生课程思政项目建设汇报。
兰燕卓在汇报中提出,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在已有的本科课程思政实施的经验基础上,根据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和课程目标,科学合理设计课程思政方案。同时,要加强专业思政建设,培养理论功底扎实、专业知识系统,具备从事法学研究工作或法律实务工作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史一舒在汇报时指出,课程思政应具有三个导向,即课程的趣味性、互动性和知识性,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应该尽可能充分发挥环境法本身的时政性、实践性和跨学科(跨部门法)性,结合环境法典型案例,拓宽思政建设的多重维度。
张建分别从课程简介及授课专题、课程思政建设总体情况、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课程思政的评价与成效、课程思政的特色与经验等方面进行了汇报。他认为,在教学中要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国情,改革创新,重点突出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下有效运用课程思政手段达到育人、树德等目的。
胡翔结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专题》课程进行了课程思政成果的汇报,他提出应当从经济、法治和人民当家作主等方面挖掘该课程的思政元素,同时,他认为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强化案例教学,提升学生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理解,并且积极利用法律作为武器,在生活中保护自己的权益,形成学生们“看得见”的思政效果。
孙如意在汇报中指出,课程思政要依托于课程,在授课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授课方式上,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了解国家赔偿的实践,认识到党中央加强人权法治保障的重要决断。案例探讨的基础上,要分析相关法律规范,掌握基本基本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政府建设、中国特色人权法治保障道路等思政元素融入到授课中。
作为学校课程思政建设试点学院,法学院一直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并将在今年设立更多院级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和案例库建设项目,坚持将立德树人放在育人的首位,同时注重研究生培养水平的全面提升,努力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法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