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 |
法学 |
专业 |
法律经济学 |
|||
答辩 人数 |
1 |
答辩时间地点 |
9月24日13:30博远楼418 |
|||
答 辩 委 员 会 成 员 |
姓 名 |
职称/博硕导 |
工 作 单 位 |
所在学科专业/研究方向 |
在委员会中担任的职务 |
专业学位请在此栏 备注“行业专家” |
刘少军 |
教授/博导 |
中国政法大学 |
法学 |
答辩主席 |
||
王少国 |
教授/博导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经济学 |
答辩委员 |
||
李婧 |
教授/博导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经济学 |
答辩委员 |
||
霍达 |
教授/博导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经济学 |
答辩委员 |
||
何锦前 |
教授/博导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法学 |
答辩委员 |
||
答辩 秘书 |
刘影 |
中级 |
注:硕士答辩秘书可不填写职称,博士答辩秘书请填写职称或是否具有博士学位 |
答辩名单
学号 |
姓名 |
导师姓名 |
专业 |
论文题目 |
12022100106 |
范若珊 |
张世君 |
法律经济学 |
数字时代信息不对称嬗变对股东会决议机制的影响与制度应对 |
一、答辩学生:范若珊
学位论文简介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股东会决议机制的变革成为影响股东权益配置与公司长远发展的核心议题。随着数字技术的嵌入,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在提升信息透明度的同时,产生了新型信息不对称格局。股东内部权力结构因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的差异再次发生变化,加剧了公司治理主体间的地位失衡,导致决议内容失真、程序形式化与执行阻滞。本文依托交叉学科视角,借助博弈论与公司治理理论分析得知,传统的实体规制路径难以应对技术变革对公司治理的冲击,亟需转变我国传统公司治理范式以及公司法规制目标。我国《公司法》因程序规制的阙如难以为公司提供改善内部治理的良策,因而也难以为公司的多样性发展以及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提供制度支持。为此,应探索技术与制度的双向联动之道,构建以信息披露强化、表决机制优化与权利救济体系完善为核心的法律回应路径,以促进决议过程中信息均衡与程序正义的实现,保障公司决策的理性与合法性。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张世君,范若珊.数字时代公司治理中信息偏在的嬗变与法律应对[J].私法,2024,48(02):175-193
[2]张世君,范若珊.有限责任公司“预清算”制度的探索与构建——以强制清算制度改进为视角[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6(06):142-155.
[3]Ruoshan Fan,Sanxin Su.Comparis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paths under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efficiency improvement or structure improvement?[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25,V102:104297.
[4]范若珊.ESG理念融入公司治理下的董事义务扩展[J].西部法学评论,2025,(01):35-48.
[5]范若珊.我国科创企业双层股权结构的制度优化[J].经济论坛,2025,(03):141-152.
[6]主持2023-2024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论我国公司清算义务人制度》(项目编号:2023KJCX025)